已购买用户还会被投放广告吗?怎样设置排除逻辑?
- 工作日记
- 1天前
- 47热度
- 0评论
已购买用户还会被投放广告吗?3步教你精准排除逻辑提升ROI
当用户完成购买后,仍然收到同类产品的广告推送,这不仅是预算的浪费,更可能引发消费者反感。数据显示,针对已转化用户重复投放广告的点击率平均下降62%,而转化成本却上升3倍以上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广告排除逻辑的底层策略,并提供主流平台的实操指南。
一、为什么必须排除已购买用户的广告投放?
1.1 重复投放的三大核心痛点
• 预算浪费:已转化用户的复购周期通常为3到6个月,短期内重复触达难以产生增量转化
• 用户体验损害:67%的用户表示重复广告会降低品牌好感度
• 数据污染:无效曝光会扭曲广告算法对优质受众的判断
1.2 排除策略的ROI提升价值
某美妆品牌实施排除策略后,CTR提升41%,CPA降低58%。通过释放20%的冗余预算,新客获取量提升130%,形成良性增长循环。
二、主流广告平台排除设置指南
2.1 巨量千川实操四步法
步骤1:进入「人群管理」-「排除人群」模块
步骤2:选择「电商成交用户」数据源
步骤3:设置排除周期(建议30到90天)
步骤4:关联至所有相关广告计划
2.2 Google Ads深度排除技巧
• 结合GMC产品数据建立排除受众
• 使用「再营销排除列表」功能
• 动态排除过去180天购买用户
三、高阶优化策略
3.1 智能分层排除法
黄金法则:
✓ 高单价用户:设置90天排除期
✓ 低客单用户:设置30天排除期
✓ 订阅制用户:仅排除首单用户
3.2 数据监控指标矩阵
指标 | 监控频率 | 优化阈值 |
---|---|---|
重复触达率 | 日监控 | <5% |
排除列表覆盖率 | 周分析 | >85% |
新客CPA | 双周对比 | 降幅>15% |
3.3 跨平台协同排除
通过CDP系统打通各平台数据,建立全域用户排除机制。某家电品牌实施后,跨平台重复曝光率从37%降至6%。
四、常见误区警示
误区1:「一刀切」排除所有历史购买用户
解决方案:结合RFM模型细分用户价值
误区2:忽略自然流量转化用户
应对策略:整合CRM数据建立完整排除库
建议每季度进行排除策略审计,结合业务周期调整排除参数。当新产品上市或促销季来临时,可适当缩短排除周期激活老客。通过动态平衡新老客投放比例,实现广告预算使用效率最大化。